腾讯技术公益
腾讯技术公益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公益计划,以“科技向善”为指引,数字科技为核心能力,通过技术创新与协作,携手专业志愿者、志愿机构和公益组织,解决社会痛点,增进社会福祉。
计划愿景
发展策略
目前,技术公益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三个问题:首先,七成公益组织暂未找到如何做数字化的答案;66%的公益组织投入数字化成本仅占募款总额1%;人才、资金、产品成为数字化发展的卡点,大机构发力不足;小机构起步困难;其次,公益项目落地环节的数字化需求高,但功能缺口大,现有公益组织的数字化应用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项目传播和互联网筹款,而成熟公益项目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再次, 行业对数字化充满期待,希望能够成为驱动机构持续成长的动力所在,包括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技术能力陪伴和项目创新发展;以及行业数据库实现同领域公益项目的数据信息互通共享。
腾讯将从以下三个纬度助推技术公益落地,做好先行者和发动机:
资源层:为满足行业基础应用为目标的数字化工具箱和资助能力建设,通过提供技术资助,解决公益组织“入门-上路”问题;打造数字化工具箱,提供免费的线上协同工具和云资源。 共建层:以公益项目公信力、效能提升、专业能力引入为目标展开公益数字化共建,通过腾讯公益计划为土壤,培育数字化共建生态。围绕项目透明、受益人计捐赠人管理的通用能力建设;以技术公益创投计划为驱动,拉动各方专业力量,找到公益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方案”。
创新层:以公益项目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为引领,探索高精尖技术在公益场景的落地实践,为行业发展带来想象力;以创新资助+腾讯技术能力打造解决方案,实现创新突破。同时,支持技术公益生态中各个关键角色环节,提升行业技术服务能力,如开发者联盟等组建。
实践形式
技术公益数字工具箱
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以腾讯技术公益作为统一申请入口,集合了腾讯云资源(含腾讯会议),以及腾讯问卷、腾讯乐享、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微云、CoDesign等系列数字化资源,面向在中国内地(大陆)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开放免费申领,解决公益组织数字化“入门-上路”问题。同时,以免费的数字工具箱+专业志愿顾问组合,帮助公益组织更快上手数字化方案。

技术公益志愿者平台
2021年10 月 23 日,腾讯正式发布技术公益志愿者平台,致力于为公益机构和技术志愿者搭起沟通桥梁。公益机构可以在志愿者平台上发布真实诉求,并与掌握相应技术和资源平台志愿者一同孵化出高质量的公益解决方案。
技术公益志愿者平台是首个鼓励发挥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平台,根据志愿者技能方向推送项目,活动管理员可以通过移动端即时管理活动的平台,提高了整个志愿服务的专业度和及时有效性。
同时,平台在招募环节中还提供了“技能标记”功能,以全面清晰的预设选项、可持续开发的认证技能设置,帮助需求方高效识别多领域专业能力志愿者,实现与志愿者的精准双向奔赴。
该项目为社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移动端+pc端互联互通的志愿者服务解决方案,同时为专业志愿者、技术志愿者提供了更好的发挥空间。

技术公益创投计划
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鼓励社会专业力量通过技术能力应对公益痛点和社会问题,倡导技术公益,打造技术公益开放生态。
该计划重点关注缺乏资金资助、技术支援、运营指导、传播渠道、志愿者能力的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希望以公益的技术和创新之力,助其提升运营模式和效能,并通过支持优秀案例的复制和扩展,在全社会营造可持续的公益生态空间。
技术公益创投是一种新型的公益伙伴关系和慈善投资模式,这种模式不以营利为目的,更重视资助者与公益组织合作的长期性和参与性,目的是向被支持组织提供助力,增强其持续地提供公共服务、服务社会的能力。针对缺乏资金资助、技术支援、运营指导、传播渠道、志愿者能力的社会企业和公益组织,腾讯将「配资金」、「送技术」、「链资源」,帮助他们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第一期启动于2021年12月,关注5大领域:信息无障碍、应急救灾、科技助老、生态环保、文化遗产保护,并向入选项目供具有针对性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2022年5月20日,在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首批拟资助名单出炉,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盲人用计算机”等30个项目成功入选。
2022年12月,腾讯技术公益创投计划启动二期招募。二期聚焦乡村振兴、爱老助困、应急救灾、生态保护、文化保育、青少年发展和志愿服务等七大社会关切领域,并支持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基层群众组织、社会企业等组织机构携正在落地执行的方案,作为“公益实干组”参与申报。此外,创投计划二期增设“公益创想组”,首次面向高校学生征集技术公益解决方案。同时,还将联动腾讯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开辟推荐通道,为公益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技术与公益的无缝对接。

典型公益领域实例
生态环保
雪豹保护
2021年4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及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组成联合项目组,共同发起雪豹数字化保护项目。
该项目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试点,针对雪豹及其栖息地开发智能识别及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协助保护区及科研人员开展雪豹栖息地样线监测调查研究。在 AI 技术和用户研究的双重加持下,腾讯捐赠了一款真正易用、好用的产品,有效提高了巡护员保护雪豹的效率。
文化保护
「云游长城」小程序
2016 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天津大学长城研究团队合作,先后捐赠了 2500 万元,用 5 年时间支持修缮箭扣及喜峰口长城。
在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修缮完成的同时,腾讯技术公益和游戏团队运用云游戏技术,将这段长城高精度还原,用数字化的手段将它保存下来,并打造了「云游长城」小程序,让大众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

科技助老
银发青松助手
2021年10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通过腾讯技术公益计划发布了“银发青松助手”小程序,该小程序为老年用户量身定制了多个互联网产品使用教程,比如“如何进行视频聊天”,“怎么发红包”等,涵盖了社交、娱乐、出行、医疗等多个领域。教程通过图片、文字及音频三种方式相互配合,指引老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软件应用。
此外,“银发青松助手”小程序中还接入了生活缴费、点外卖、寄快递等高频使用的场景。老人不需要额外搜索其他小程序,只需在“银发青松助手”的“老友宝箱”界面,点击对应小程序即可一键跳转,充分满足老年用户的日常生活需要。,“怎么发红包”等,涵盖了社交、娱乐、出行、医疗等多个领域。教程通过图片、文字及音频三种方式相互配合,指引老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软件应用。
目前,银发青松助手的教程已覆盖国内社交、医疗、娱乐、出行、电商等多个领域的热门应用,满足老年人畅享数字生活的各类需求。

医学关怀
智能显微镜助力诊断
为了助力解决病理医生严重短缺的问题,腾讯 AI Lab 团队提供了领先的 AI 算法及软件解决方案,打造“智能显微镜”,将病理切片数字化,并用AI算法辅助分析。
在采集训练数据时,“智能显微镜”选择让机器使用主动学习和难例挖掘的方案,不打扰医生的工作流程,减轻医生手动标注数据的负担。使用时,将“智能显微镜”与电脑自动连接后,电脑显示屏上能实时展示出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影像,医生在读片时,只需给出语音指令,AI就能自动阅片、自动采集图像,并辅助医生诊断。当医生阅片完成后,给出“生成报告”指令,“智能显微镜”就能将显微镜截图和诊断结果填入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报告,不仅节约医生的时间精力,还提升了读片精准度与一致性。
在病理分析和诊断两个关键环节,“智能显微镜”可为医生提供更多帮助,同时性价比高,可升级算法支持新病种。
聚光行动
为了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抑郁、正视情绪,填补患者和其亲友们求助时可能的「失落感」,腾讯联合深圳网警上线微光行动小程序,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为他们提供心理科普资讯和暖心内容。微光小程序可以为用户提供线上情绪出口,进行心理健康的正向引导。
同时,基于多项研究结果,腾讯计划搭建一套针对心理危机应对的运转模式、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腾讯还将上线具备救助功能的小程序,完成与政府、公益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等的链接,真正帮助这一类需要帮助的人。
天籁行动
2020年国际聋人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腾讯会议旗下天籁实验室、中国聋人协会等机构及伙伴发起了“天籁行动”,将腾讯会议背后的天籁AI技术应用在人工耳蜗等辅听设备中,让耳蜗佩戴者听清率提升了40%,极大改善了人工耳蜗佩戴者的使用体验,并宣布对关注听障领域的设备厂商、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免费开放天籁AI技术。
2022年3月3日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腾讯公益与中国聋人协会、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天籁听未来行动合作体”,旨在以技术公益为基点,聚合社会各界资源,积极为听障人士融入数字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围绕“AI测听、AI辅听、公益救助”几个方面,天籁行动此次再推多项新举措,包括:开发十二生肖线上公益测听程序、针对5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线下免费听力义诊服务、联合中国联通推出针对听障用户的畅听王卡升级版、联合多家基金会推出针对青年人才及老年人的听障救助专项公益基金等。
相关报告:
《公益事业新版图之技术公益人才篇》
由腾讯技术公益联合项目团队、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支付宝信息无障碍团队等共同编写。该报告着眼于技术人才的公益情感和公益意愿,探究技术人才参与公益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部分高校、企业内“技术公益先行案例和先行者故事”,思考如何让“技术寻找公益”。
